LG在今年9月的柏林IFA國際消費電子展會上正式公布了旗下的第二款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表LG G Watch R,這款配備圓形表盤的智能手表從面世之日就被人們拿來與Moto 360進行對比。如今G Watch R已經登陸美國地區的Google Play在線商店,售價也與Moto 360保持一致,均為299美元(約合人民幣1836元)。
與Moto 360相比,G Watch R更接近傳統的手表造型,表身采用黑鋼材質、傳統刻度表圈和全圓形的屏幕(不像Moto 360圓形底部有個相當“違和”的傳感區),看起來要更加富有整體感。
《福布斯》撰稿人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近日對G Watch R進行了詳細評測,他認為G Watch R不管是外形設計,還是功能和實用性,都能與Moto 360相媲美,不愧為Moto 360的強勁對手。以下是評測文章的主要內容。
我一直認為智能手表這個產品類別是能夠存活下來的,唯一的原因是蘋果公司已經介入到這個市場之中,而在此之前,許多廠商的參與已經將智能手表技術逐漸完善。不過,蘋果的Apple Watch要到明年年初才能上市,而Android智能手表如今已經進入到第二個年頭。
第一代智能手表的代表廠商有索尼、三星和Pebble三家,這三家所使用的操作系統也都是自己專用的,其中三星最開始使用Android,此后又用過自家的Tizen,最終還是使用了Android Wear。這種各自為戰的局面讓整個智能手表市場顯得混亂不堪,同時也不利于綜合銷量的提升。
LG的G Watch R是該公司推出的第二款搭載Android Wear操作系統的智能手表產品,所以自然能夠支持許多第三方應用,這也是三星Tizen智能手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畢竟一個小眾的操作系統是很難獲得第三方開發商的支持的。但對于 Android Wear來說,依靠Android的號召力和未來龐大的預期安裝量,開發商肯定會予以重視。
讓我們先從我的結論說起。坦白講,G Watch R并不是一款能讓你驚喜到尖叫的產品,但是綜合來說它仍然是一款不乏亮點的產品,至少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款智能手表。
對我來說,G Watch R的設計恰到好處,大小和重量戴在手腕上都非常合適(此前我一直佩戴一塊歐米茄海馬手表)。在剛拿到這塊手表時,原本還比較擔心看起來比較傻的表環部分,但當表盤亮起,兩者搭配起來的效果相當贊,乍一看與傳統腕表都沒什么太大區別。
G Watch R的全圓形屏幕的顯示效果也非常出色,OLED的材質在亮度、分辨率和可讀性上都讓人看起來很是舒服。
外觀設計
G Watch R參考Moto 360的設計采用了圓形設計,這一點對于智能手表而言還是頗為重要的,因為在大部分人眼里,圓形手表還是最能被接受的外形。G Watch R機身所使用的材質手感很贊,感覺其耐用性應該也不錯。手表采用了金屬表盤和真皮的表帶,其中表帶寬度為標準的22毫米,方便用戶更換其他表帶,LG的這點設計值得肯定。
再來看手表的背面,上面有一個小小的“玻璃窗”,里面的綠色LED燈能夠用來測量用戶的心率,這也是G Watch R所配備的唯一一個與健康有關的傳感器,它不像三星的部分手機一樣還配備了測氧儀和紫外線傳感器,坦言之紫外線傳感器對于一款智能手表來說還是比較實用的,但是設計在手表的哪個位置確實會是個問題。
G Watch R背面靠近表冠的地方有五個成半弧形的金屬觸點,這些觸點主要用來為設備充電。同時讓手表與充電底座進行連接時,還能夠感覺到有磁力在吸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充電時的易用性。
G Watch R佩戴起來的感覺相當舒服,重量很輕,同時真皮表帶貼在手腕上也很是舒適,可調節的表扣設計能夠讓其適應不同尺寸的手腕。我在佩戴時為了讓心率傳感器能更為準確地工作,所以將表帶調緊了一些,但即便如此,圓形的表盤戴在手腕看起來仍然非常自然。
與普通手表一樣,G Watch R的表冠部分也設計了一個旋鈕,用戶可以通過旋轉來調節屏幕亮度,同時短按可提供觸摸喚醒和休眠手表的功能,長按進入設置菜單,如果按的時間再長一些,則可以重啟設備。G Watch R在我的測試的第一天曾出現過一次系統崩潰,隨后基本都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此外,G Watch R具備IP67級別的三防功能,這意味著它提供了30分鐘1米深度的防水功能,所以基本能夠應對大部分使用環境,不過我并不建議用戶帶著它去游泳。
應用和表盤界面
客觀地講,Android Wear目前的應用還不是很多,但也基本能夠滿足日常所需。用戶可以下載第三方應用來擴展設備的功能,比如我就自行安裝了一款能夠調用手機GPS模塊的應用(G Watch R本身并不支持GPS),同時該應用還支持Google Music的音樂播放,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G Watch R支持表盤界面的更換,盡管LG提供了大量可選的免費表盤界面,不過我還是花了1美元購買了一個自己特別喜歡的。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表盤還融入了其它功能,比如天氣預報等,這對于部分用戶來說還是非常實用的。
既然是一款Android Wear設備,自然會經常用到語音識別助手Google Now,這原本就是一項非常適合智能手表的功能,不過問題在于Google Now目前對一些比較長的句子以及生僻的單詞和名字的識別度還有待提高,此外,在我的評測過程中,我的口音經常會被識別成奇奇怪怪的指令。當然,比如“帶我回家”或“我現在的心跳是多少”之類的指令的識別度還是相當高的,所以在使用G Watch R時,不妨可以多試試它的語音識別功能。
如果Android Wear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通過語音來進行控制,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但目前來看有些情況還是不太適合的。好消息是谷歌正在積極地為Google Now添加更多的功能,所以Google Now將會是個潛力無限的語音控制工具。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奇怪的情況發生,比如“識別正在播放的歌曲”功能在常規的應用中是無法正常使用的,但令人感到費解的是,類似詞匯釋義以及數學問題的解答倒是非常順利就搞定了。
健康功能有待提高
我非常喜歡G Watch R的心率傳感器,但是也覺得這款手表在健康方面的功能還有待提高。G Watch R能夠將監測到的心率數據同步到安裝在手機上的LG健康應用中,問題在于這些心率數據并不是自動監測的。我認為手表在對佩戴者的活動進行追蹤的同時,也可以記錄其對應的心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用戶的身體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進而才能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
同時,我覺得為智能手表內置GPS模塊還是很有必要的。以索尼的智能手表為例,用戶可以在無需與手機相連接的情況下,佩戴著內置GPS模塊的手表外出跑步(再配一個藍牙耳機,還可以在跑步時享受手表中存儲的音樂),此時手表能夠直接記錄你的速度、路線、高度和時間等等。但可惜的是,這一重要的模塊在G Watch R上是缺失的,如果想實現上述功能,就需要隨身帶著相互配對的手機,同時G Watch R中也缺乏索尼智能手表里內置的追蹤用戶活動的應用。盡管沒有GPS模塊也無傷大雅,但是我仍然認為該模塊未來將會成為智能手表的標配。
問題多多的Android Wear
公平地說,Android Wear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我不得不說的是,這個面向可穿戴設備的操作系統在許多功能的易用性上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設備上所出現的許多問題都與Google Now有關,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不管Google Now的功能有多么直觀,其在一致性上確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比如某天它會告訴你能夠搭乘某一趟巴士,但第二天就不會再給出同樣的建議。總而言之,相對來說目前的Google Now還有些死板,在應對一些隨機情況時顯得力不從心,希望谷歌能夠在未來改善Google Now,讓其能夠適應更多的使用環境。
通常情況下,我會通過日歷來提高Google Now的使用體驗,這也是我樂意嘗試的,因為我一直認為未來這其中有著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但是谷歌貌似對用戶的需求并不太關注,同時也很少針對特定的使用人群提供幫助。
同時,G Watch R的圓形屏幕也會遇到一些問題。雖然谷歌的Android Wear是連同配備圓形屏幕的Moto 360一起發布的,但是我覺得Android Wear并未針對圓形屏幕進行適配,尤其是推送通知的界面,屏幕邊緣的許多區域根本就沒有被利用起來。
此外,通過Gmail或文本消息獲得的聯系人圖片的質量更是慘不忍睹,由于Android獲得這些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所以很難識別出這些圖片來自何方以及如何對其進行糾正,這雖然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我個人認為蘋果的 Apple Watch上應該能夠處理好這些細節問題。
電池續航
這對于所有的智能手表(或者所有的Android設備)來說都是個難題,在我評測G Watch R的過程中,正常使用一天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于你能否接受“一天一充”或“兩天一充”就完全取決于自己了。
G Watch R的屏幕顯示有兩個選項——“持續點亮”和“按需點亮”,由于其內置了動作傳感器,所以在設備屏幕處于“按需點亮”狀態時,當用戶抬手看表,屏幕會自動點亮,然后顯示最新的相關信息。但是我并未找到如何靈活使用該傳感器的方法,所以常常通過觸摸屏幕或按壓表冠按鈕來點亮屏幕,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部分電量。
如果你選擇讓屏幕處于“持續點亮”的狀態,那么手表的秒針會停止走動,同時屏幕亮度會適當變暗,整體感覺上與真實的手表比較相似,不過這種狀態下電池的續航時間肯定會縮短。
此外,藍牙音樂功能也將會耗費掉許多電量,該功能允許Google Play All Access將手機中的音樂同步到手表中,便于用戶的手機不在身邊時通過藍牙耳機進行收聽,該功能倒是比較適合外出跑步時收聽音樂。
不是“手表”的智能手表
喜歡手表的人們常常會告訴你手表是一件非常特別的東西,事實也正是如此。一塊不錯的手表的售價往往超過1000美元,有的高檔手表甚至價值數十萬美元或更多。相比之下,G Watch R的售價只有299美元,同時還需要每隔兩天充一次電,從這一點上來說,它甚至不如一塊售價只有20美元的卡西歐手表。
當然,從邏輯上講,智能手表的優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它總是能夠顯示準確的時間,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對表盤的界面進行定制,同時還能夠與手機相連實現更多的功能,此外還能夠享受包括谷歌地圖在內的云端服務,這些都是傳統手表所難以企及的。
事實上,智能手表可能永遠也難以取代傳統手表,因為即便是蘋果的Apple Watch,也難以讓消費者像面對歐米茄和勞力士手表時那樣發出嘖嘖驚嘆之聲,智能手表的主要功能已經不再是顯示時間的“手表”而已,而是一個融合了移動技術的可穿戴設備。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G Watch R是一塊相當不錯的智能手表,鑒于它的設計、配置和功能,我認為它至少是目前市面上最值得購買的可穿戴設備之一,也不愧為Moto 360的強勁對手。此外其與Android設備的良好兼容性也是值得肯定的優勢,我也覺得谷歌將會在未來數月內對Android Wear的功能進行明顯改進。
當然,谷歌還需要進一步提升Android Wear的易用性,最好能夠針對圓形的表盤屏幕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讓信息能夠以更加直觀和新穎的方式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只有這樣,Android Wear才能真正得到用戶的認可,像當年的Android一樣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有一番大的作為。(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