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云安縵古樟樹園環抱下的明清古宅內,德國精密制表典范朗格(A. Lange & S?hne)的數款藍色主題新作首次與中國藏家及媒體見面。來自格拉蘇蒂小鎮朗格表廠的雕刻師現場展示了罕有的傳統雕刻技術:Tremblage紋飾雕刻。
此珍貴工藝可見于朗格HANDWERKSKUNST系列名表表,包括新近大師級杰作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傳統記憶與現代生活的微妙連接,令朗格將此次活動鎖定在有共通特質的養云安縵。
作為安縵集團上海第一家、中國第四家度假村,養云安縵背后史詩般的遷徙與重建故事,引發了同樣歷經復興之路的朗格諸多共鳴。15年前,位于江西撫州的古村落因興建水庫瀕臨危機,數十座明清古宅與一萬多棵古樟樹,被遷移至700公里以外的上海。
被保護下來的明代與清代民居,每一塊古老的石磚都被重新整理并組合、榫卯結構建筑經由經驗老道的木匠拆卸與重建、專業人士們為門樓上的匾額重新拓片,仰賴精湛的手工技藝,歷經風雨的傳統精細木雕與石雕神韻重現。
后來,在現代建筑設計大師Kerry Hill的手下,構建出一方都市中安寧而雅致的空間:古樹林寧靜而祥和,投映出充足的光線,與使用木、石與竹完成的室內空間相呼應,傳統歷史文化與當代居住環境和諧共生。這正是此次朗格活動選址養云安縵的深切用心,向來賓們傳達這樣一種心意:將一段不同尋常的過往,融入我們的當代生活。
回顧朗格的復興之路,只有當真正手握一枚朗格腕表,靜靜欣賞每一個工藝細節和設計元素,細細追溯下來皆可逐一找到相映照的歷史鏡像,于是心領神會:古老的信息竟以這樣一種融入現代生活的方式,將歷史淬出的人文精華,從容延展至未來。
創立于1845年的朗格,曾于二戰的炮火和冷戰的陰影下沉寂40余載,朗格家族第四代成員瓦爾特·朗格(Walter Lange)歷經磨難,于兩德統一后重返故土,復興朗格。
1994年10月24日,朗格在德累斯頓皇宮舉行新聞發布會,向世界展示品牌重生后的第一批腕表作品:極簡干凈的當代設計表盤,無一例外搭載由手工精心修飾并組裝的獨家機芯,透過表背還可以欣賞到美輪美奐的花卉紋路雕刻——就如同德雷斯頓王宮博物館內收藏的數百年前的奇珍懷表一樣令人驚艷。
自此,德國終于找回了自己的時間。時至今日,當代朗格已研發出59款表廠自制機芯,每年僅出品數千枚金質或鉑金950腕表,再現德國薩克森州輝煌制表傳統,雄踞世界高級腕表品牌的領導地位。
站在任何一個時間軸的橫切面,每一枚朗格表都暗含了有關過去、現在、未來的完整信息:正統的德系高級制表工藝、符合當代品味的設計,以及足夠指向未來的勇氣和精神力量。朗格的傳奇復興故事,可謂當代社會的一個范本,創造了現代生活與人類文明傳承的一種微妙連接,超越時空。
此次首度亮相中國的朗格作品,以藍色主題為主:除了LANGE 1、LANGE 1 DAYMATIC、SAXONIA、SAXONIA AUTOMATIC帶來典雅深藍色實心銀表盤和精美18K白金表殼的新組合以外,還有重磅作品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這一全球限量20枚的萬年歷追針計時碼表。
這是朗格首次在表盤融合琺瑯藝術與雕刻工藝,實心白色18K金成為藍色琺瑯的基底,其上的浮雕星星輪廓延續月相顯示的華美造型;月亮主題還在可開合保護底蓋中延續,其上繪出月亮女神,以浮雕及Tremblage雕刻方式勾畫出古老神秘的月亮女神化身。
在藝術性的機芯裝飾上,也能觀賞到以此傳統技藝雕刻的星星圖案,唯有極少數經驗豐富又不乏藝術靈感的雕刻大師才能勝任這種自由浪漫而不失精妙準確的創作,如今再現于朗格現代腕表作品之上,凝聚了古老傳統與精湛工藝的部件成為每一枚腕表獨一無二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