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和索尼等大廠推出了智能手表產品,但顯然我們期望更多,尤其是來自于蘋果和谷歌的產品。下面是11點我們根據2013年智能手表產品做出的總結,只有做好這11個部分,才是一款足夠好的智能手表,我們希望在谷歌和蘋果的產品中看到這些特性。
在2013年,雖然1. 保持智能手表屬性
索尼Smartwatch 2做對了一件事,便是它沒有試圖去取代手機,而是保持了智能手表輔助的特性。由于目前技術的限制,我們認為智能手表最好的角色依然是手機的輔助幫手,而不是一塊小屏幕、戴在手上的智能手機,因為它無法實現良好的使用感受,很多失敗的產品已經可以證明。
2. 智能通知功能
很多人并不認為智能手表是必要的,事實上它能方便地通知你各種信息,讓你抬起手腕便可獲得,而不是從口袋中拿出手機。但是,通知的形式無疑要更加智能,如果每五分鐘便震動提醒你觀看手表,那就和從口袋中拿出手機沒有什么區別了。
3. 少即是多
手表的一大問題是,它試圖裝載所有的功能,我們認為這并非是必要的。保持簡單但不單調的功能,諸如短信、社交網絡、電話通知、GPS功能,基本上就足夠了。另外,界面、設置以及通知功能,都需要盡量簡潔。
三星Galaxy Gear智能4. 不要配備相機
我們完全不需要使用智能手表拍照,沒有人會喜歡這種低畫質的、拍攝方式十分怪異的拍攝體驗,因為我們已經有了強大的智能手機。
5. 盡可能兼容更多產品
顯然,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涉及到各自的生態系統。但是,我們仍希望蘋果和谷歌放開眼界,盡量兼容更多的智能手機或平板,而不要像三星Galaxy Gear那樣,僅能支持兩、三款自家設備。
6. 保持佩戴的舒適性
手表是一種特殊的高科技裝備,因為它需要長時間佩戴在你的手腕上,所以一些看似很酷的設計,往往卻是不舒適的。所以,并不是說我們一定需要智能手表配備大屏幕,但需要盡可能舒適,并充分發揮機身的空間。
智能7. 健身功能最大化
很多人都不喜歡使用智能手機的健身功能,但是卻能接受可穿戴式設備,因為類似Nike Fuelband、Fitbit Flex等產品真的很方便。而作為智能手表,也能夠很輕松地加入健身功能,完全取代健身腕帶這種功能單一的設備。
8. 智能連接形式
我們希望智能手表擁有更智能的連接形式,比如在你的辦公室,能夠通過WIFI獲得各種數據,而一旦離開,它有能力自動搜索并連接到藍牙手機上,所以不會成為手腕上的一個無用裝備。
9. 增強Google Now/Siri語音功能
蘋果和谷歌都擁有自己的語音服務,我們認為他們應該在智能手表上增強并放大這些功能,實現更棒的控制性。
10. 合理的電池壽命和價格
勞力士的價格,所以定價很重要。三星Galaxy Gear便是一個例子,過高的定價讓人無法提起興趣。另一個重要的部分是電池壽命,雖然一年充電一次不太現實,但是顯然也不是一天一沖。
智能手表實際上仍是一種電子產品,所以千萬不要指望它能賣上11. 不要急于進入市場
雖然很多人都十分期待蘋果的智能手表,但我們不得不說,不論是三星、索尼,這些市場上的智能手表看上去都是半成品。所以,蘋果和谷歌沒有盲目地提早進入可穿戴式設備市場并非是沒有理由的,我們需要更完美的產品。所以,蘋果和谷歌可以慢慢來,避免出現競爭對手的錯誤,帶來更棒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