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將過去,這也意味著蘋果的Apple Watch離我們越來越近。作為一款全世界都在關注的智能手表,人們對它的期待顯然是巨大的,那么Apple Watch是否能夠真正改變可穿戴設備令人糾結的使用體驗?
隨著蘋果進一步發布WatchKit SDK設計指導,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Apple Watch似乎有些太復雜。其中,僅僅交互方式就至少為15種:短看、長看、通知、垂直滑動、水平滑動、邊緣滑動、Siri、“Taptic Engine”觸覺反饋、Digital Crown表冠滾動/按鈕、單擊屏幕、雙擊屏幕……也就是說,這些交互方式都可以被軟件開發者所采用、搭配,最終的現象就是每個應用程序的操作方式可能存在極大的不同。
而回到傳統的iOS設備,我們發現簡潔、統一的操作一直是蘋果所堅持的。iPhone、iPad、iPod Touch的操作方式基本一致,都需要使用Home回到主屏,支持點選或長按操作,可滑動邊緣退回等等,即便是iPad,也僅僅未了優化大屏幕體驗而增加了多手指操作特性。但顯然,Apple Watch不是這樣。
但就時鐘界面來說,Apple Watch就擁有各種不同的效果,因為它是一款手表,這也是符合智能手表行業規則的主流設計。但顯然,智能手表的定位大大增加了Apple Watch的上手難度,它不再像傳統iOS設備那么簡潔簡單、容易使用,這種現象對于蘋果來說可能并不是好事。
Apple Watch存在過多的設計妥協,當然或許這也是蘋果改變可穿戴設備使用體驗的一種方式。“密集恐懼”的主界面和Digital Crown表冠操作雖是為了解決觸摸屏過小導致的操作問題,但也使操作變得更復雜;而為了兼顧操作和顯示,融入更多的交互形式也是無奈之舉。
從目前來看,Apple Watch的上手難度顯然大于iPhone,即便對于蘋果用戶來說也更像是一款全新平臺的設備,這種情況是令人擔心的。當然,最終的應用把控權限仍掌握在蘋果手中,簡單或復雜也許僅是一線之間。
來源:forbes